北京市“公共戶”政策正式落地 “公共戶”教育權問題受關注

2021-06-09 11:06:17

征求意見期結束四個多月后,北京市“公共戶”政策終于正式落地。6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工作規定(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發布,決定在全市每個戶籍派出所設立一個非農業“公共戶”,接收暫不具備市內遷移條件的本轄區非農業戶口人員落戶,并明確自6月1日起執行。

哪些人可申請“公共戶”

哪些人可以落戶“公共戶”?通知中明確了六種情形,符合其中之一就可以在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請“公共戶”落戶。這六種情形包括:

(一)因房屋產權交易戶口須遷出,但本人、配偶或其他直系親屬(其他直系親屬包含父母、子女、(外)祖父母、(外)孫子女。下同)在本市無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二)因離婚后戶口須遷出,但本人、配偶或其他直系親屬在本市無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三)因離職戶口須從原單位集體戶遷出,現單位無集體戶,且本人、配偶或其他直系親屬在本市無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四)因房屋交易所有權變更或者公有住房承租權變更,現房屋權利人申請將原戶內人員遷出的,原戶內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遷出的;

(五)新生兒親生父母一方戶口在本市“公共戶”內,且新生兒無法在本市其他地址申報出生登記的,可在其親生父母戶口所在“公共戶”內申報出生登記;

(六)其他特殊原因在本市無法辦理戶口市內遷移的。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戶”落戶并非外地戶籍可以落北京公共戶,而是針對北京市戶籍的人員,而且不包括學生戶口、駐京辦戶口、博士后戶口等限制市內戶口遷移人員。

政策利好受歡迎

政策落地之后,中國商報記者發現,不少人表示非常歡迎,稱困擾其的落戶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目前在北京某事業單位供職的小林就告訴記者,自己是單位集體戶口,已有離職意愿,但又不能保證下一個工作單位有集體戶,因此一直擔心離職后戶口無處可放。現在,“公共戶”政策的落地讓其在買房落戶之外,又多了一個選擇。

除了可以幫助像小林一樣的人解決落戶的燃眉之急,北京試行的“公共戶”政策還將帶來哪些利好影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公共戶”政策的執行有利于促進戶籍和房產脫鉤。過去,有些人想賣房,但不得不保留一套房用來掛戶口,現在有了“公共戶”,就可以將房子賣出去而將戶口掛到“公共戶”了。

同時,“公共戶”政策也有利于降低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高發的戶籍遷移糾紛。雖然房屋買賣合同有針對交易后遷移戶籍的明確規定,但現實中經常會出現賣家主觀或客觀原因而不遷移的現象,造成戶籍遷移糾紛高發。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北京的“公共戶”政策除了能解決集體戶口者落戶、離婚后落戶、房屋產權交易糾紛等現實問題外,同時也是優化民生服務的重要體現。“(該政策)使得本人戶籍在遷出后還能夠享受到當地社區的公共安全、衛生、養老等一系列服務,是一項很實在的民生工程。”王鵬說。

“公共戶”教育權問題受關注

通知中規定的第五種可落戶“公共戶”情形為,新生兒親生父母一方戶口在本市“公共戶”內,且新生兒無法在本市其他地址申報出生登記的,可在其親生父母戶口所在“公共戶”內申報出生登記。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新生兒可隨親生父母一方落戶“公共戶”。

對此,有些屬意申請“公共戶”的人則考慮得更為長遠。中國商報記者發現,有網友在相關“公共戶”政策評論中詢問:新生兒隨父母一方落戶“公共戶”后,未來將遵循怎樣的入學政策?是否與轄區內普通戶籍的學生一致?

從目前政策釋放出的信息來看,并無對“公共戶”教育權問題進行明確解答。對此,中國商報記者咨詢了北京市西城區某派出所,戶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公共戶”政策剛剛開始執行,關于子女上學問題目前還無法回答,尚需要等待教委作出相關規定。(記者 王立芳)

標簽: 北京 公共戶 落地 教育權 問題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