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梯關乎大民生。當今社會老齡化步伐加快,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不僅是居民眼中熱切的期盼,更成為關乎民生福祉的社會熱點。2020年以來,益陽市扎實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通過出臺地方政策、完善獎補措施、全面摸排情況、上下協同推進,跑出了電梯加裝“益陽速度”。據統計,至目前,我市累計加裝電梯174臺次,今年中心城區已加裝電梯80臺次,正在辦理加裝申請手續的還有20臺次。
政策先行 搭建四梁八柱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電梯加裝這項民生工程。去年4月,部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制定全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地方政策。市住建局聞令而動,立即成立專班,組織學習相關法規和政策性文件,掌握政策依據,并多次赴長沙等兄弟市州學習成功經驗和做法。在反復研討、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益陽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于2020年9月25日正式發布實施。
《實施細則》為我市電梯加裝工作搭建了四梁八柱,從法律法規文件依據、適用范圍、基本原則、實施主體、辦理流程、相關要求、政策支持、部門職責等九個方面作了明確規定,4個附件作了清單化、圖表化、可視化補充說明,為我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實施細則》對實施主體、辦理流程、部門職責作出規定,有效解決了既有多層住宅安裝電梯申請難的問題,加快了部門流轉,減少了辦事環節,提高了審批效能。目前,我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備案,最快3個工作日內辦結。另外,業主可按相關規定提取住房公積金出資增設電梯,也可提取物業維修資金用于電梯的維護和保養,打通了資金壁壘。增設電梯后增加的公共建筑面積,可計入房屋公攤面積并辦理不動產登記證。
配套緊跟 打好堅實基礎
在完善相關政策基礎上,我市進一步落實更高含金量的獎補政策,切實減輕居民經濟負擔。為落實落細財政獎補政策,今年3月,市住建局、市財政局經多次研討,聯合下發《關于落實益陽市中心城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財政獎補資金的通知》,明確對資陽區、赫山區、益陽高新區范圍內的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市、區財政按5萬元/臺的標準進行一次性獎補。其他縣(區、市)可對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進行獎補,標準由所在縣(區、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
為摸清我市電梯加裝需求底子,打好全面推進工作基礎,今年初,我市啟動全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排查摸底工作。3月8日,市住建局印發《益陽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情況排查摸底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排查范圍、工作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步驟安排、保障措施。3月9日,召開全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情況排查摸底工作動員大會,進行部署。隨后,組織對中心城區3437棟既有房屋、7691個單元進行摸排和逐個實地調查分析,確認適合加裝電梯單元1509個,較難加裝電梯單元4800個,不適合加裝電梯單元1188個。
層層落實 跑出更快速度
摸清底子后,我市明確市本級負責政策制定和業務指導,具體的實施權力全部下放至縣(區、市)。充分發揮政府、街道、社區主體作用,建立調處機制,簡化優化申報流程。在縣(區、市)政務中心設立一站式審批窗口,受理增設電梯行政備案。縣(區、市)住建、發改、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督管理、城管、住房公積金管理等部門,各司其職,全力推進。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授權街道、社區負責增設電梯申報所需資料和財政獎補申請的初審,承擔增設電梯公示公告監督、政策解釋與宣傳、矛盾糾紛協調、調解工作,矛盾調處機制得以理順。
今年來,各相關單位強化責任擔當,做到主要領導親自過問、親自調度,推動重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分管領導主動擔當、及時部署、跟蹤落實,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配合、協同推進的強大合力。市住建局作為牽頭部門,狠抓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積極組織協調市市場監管局、“三區”住建以及街道、社區等部門工作人員,對加裝電梯施工現場進行多輪督查與督導。在促開工、抓在建、保竣工的前提下,力爭又快又好完成省里下達的全年任務指標。
同時,我市積極做好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政策解讀,結合報紙、網絡、微信客戶端等多種宣傳渠道,發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宣講。通過引導輿論,收集群眾意見,及時總結經驗,形成部門重視、群眾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圍。(益陽日報·益陽新聞網記者 曹燦 通訊員 賈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