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虬藤上星星點點的綠芽,在春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生機勃發。驚蟄時節,肇慶市四海葡萄莊園的負責人趙四海正忙著修剪枝葉。明媚的春光中,來自四會農商銀行的“振興貸”讓他對發展充滿底氣。
早在春耕啟動前,趙四海就開始謀劃將葡萄園變成集葡萄采摘、現代農業休閑觀光、餐飲于一體的綜合體。然而因沒有抵押物,資金成為他發展的難題。不過,很快“金融副書記”周志豪為他申請到四會農商銀行的30萬元授信額度解了趙四海的燃眉之急。
當前,正是搶抓農時鬧春耕的時候。在廣東,忙碌的不僅有播撒種子的農人,還有引入金融“活水”和服務的金融人。南方日報記者在廣東各地市采訪發現,廣東各金融機構吹響助力春耕號角,派出金融幫手深入田間,成為今年農戶春耕的好幫手,為農企、農戶提供形式多樣的金融服務。
金融助理為春耕“搭把手”
2月中下旬,位于廣東最北部的樂昌市氣溫驟降,云巖鎮也迎來了2022年的第一場雪。“剛在地里播下的煙苗,收成可怎么辦?”準備在這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大干一場的村民廖福生犯起了愁。
就在廖福生為一年生計犯愁時,農業銀行韶關樂昌支行的謝立群及時趕到。“趕緊看看怎樣把損失降到最低。”顧不上路途的疲憊,謝立群與廖福生爭分奪秒用稻草為煙苗蓋上了“被子”。謝立群是農行廣東省分行“千人駐鎮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派駐云巖鎮的金融助理。
同樣受強冷空氣影響的還有水稻育秧秧苗。在水稻主要種植地江門臺山市,這個春耕季愁壞了不少農戶。在了解到農戶的情況后,陽光農險江門中支臺山支公司經理朱宇迪迅速實地了解情況。“除了爛秧之外,農戶們還缺乏種子補播,很擔心誤了農時。”朱宇迪告訴記者。
為助力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陽光農險江門中支迅速啟動防災減損應急預案,緊急啟動投入防災減損專項資金31萬元,定向捐贈到臺山市農業農村局用于采購應急救災水稻種子15.41噸,支持農戶恢復正常生產。截至3月2日,已完成應急救災種子的采購工作,并陸續運往海宴、都斛、廣海、臺城等10個受災鎮。
金融助理、鄉村振興金融特派員、金融幫鎮扶村干部……盡管各家金融機構的稱謂不同,但在廣東的鄉村,一支數量過萬的金融專業隊伍正活躍在南粵的鄉村,他們成為今年農戶春耕的好幫手。
金融“活水”貸動鄉村振興
專業金融服務隊伍的到來,不僅為忙碌的春耕“搭把手”,更用為春耕帶去了金融“活水”。
走進梅州興寧市徑南鎮,茶山的茶樹在暖陽下舒展枝葉。微白的山嵐中,農戶穿梭于泛綠的茶樹叢,忙碌于除草施肥。熱鬧的景象讓馬山村的老陳舒了一口氣,前不久他差點因流動資金周轉不開耽誤了春茶銷售旺季的籌備。
得知情況后,興寧農商銀行徑南支行金融特派員林森元與其溝通聯系,開辟“春耕綠色通道”,僅用兩天時間,10萬元的“鄉村振興貸”成功到賬。“真沒想到貸款這么快就能辦下來,這下不用為錢發愁了。”老陳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在肇慶市高要區小湘鎮的田野上,拖拉機在田間穿梭來回,農戶們三三兩兩,相互配合,施肥澆水、播種育苗,田間地頭里一片繁忙景象。當地星豪種養合作社的老黃看著田間作業的“鐵牛”,滿意地說:“耕作實現機械操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購買拖拉機的“活水”來源自肇慶農商行。去年,老黃承包了近100畝土地種植有機蔬果。但實現機械化生產卻遭遇流動性資金短缺。幸好,肇慶農商銀行先后向其發放了300萬元的貸款支持。這筆貸款不僅解決了老黃的流動資金問題,還幫助其擴大了生產規模。肇慶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春耕期間,該行對農業生產資金需求量大的鄉鎮,在資金的計劃、分配和調整上給予傾斜支持,并在85個營業網點開通春耕生產貸款綠色通道,為春耕備耕注入金融信貸“及時雨”。
在湛江,平沃化肥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化肥及農副產品批發貿易的公司,春耕期間,伴隨業務量加大,平沃化肥亟須流動資金用于貨品采購和資金周轉。工商銀行湛江分行在獲悉資金需求后,立即開啟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快速向企業發放小企業周轉貸款700多萬元,支持了企業春耕經營發展。
工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開展“貸動振興福到鄉村”活動,重點支持春耕備耕,結合春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集中、時效性高等特點,積極部署人力及信貸資源,實現全流程環節大幅提速,大力支持農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生產流通企業等涉農經營主體的春耕備耕資金需求,為農企、農戶提供多渠道、低成本的資金源頭活水。
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活躍于南粵大地的金融鄉村振興服務隊伍背后,是廣東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注腳。去年以來,廣東金融機構不斷探索、建章立制,豐富完善服務鄉村振興的觸角。而今在廣東,圍繞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和產品越來越多,銀行、保險、期貨等不同業態在這里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今年爭取再承包100畝魚塘,讓文?鯉、文?鯇的產量翻一翻。”讓肇慶市鼎湖區沙浦鎮養殖大戶楊明(化名)如此有底氣的是剛剛到賬的40萬元“鄉村E貸”資金。
近兩年來,受疫情影響,沙浦的水產銷售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養殖戶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楊明也不例外。想要從銀行貸款,卻缺少不動產抵押,怎么辦?正當楊明一籌莫展時,廣發銀行肇慶端州支行零售信貸經理趙崇浩為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以政策性農業財產保險為其增信,并向其發放信用貸款。
原來,楊明去年底購買了一份中國人壽財險承保的政策性農業財產保險,保費的70%由各級財政承擔,農戶只需負擔30%。按照廣發銀行和中國人壽財險“保險+信貸”的設計,這份保險可發揮增信作用,“一旦出險,他將獲得保險公司賠付,然后可用這筆賠付款償還銀行貸款。”趙崇浩介紹,如此一來,就以“保險+信貸”模式打通了養殖戶融資“堵點”。
在梅州當地,今年的春耕時節里,35867戶建檔立卡的脫貧戶近日也得知了一個好消息:人保財險梅州分公司在春耕中提供了種植災害等風險保障。據悉,由于動植物疫病災害、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者其他原因等因素造成脫貧戶的產業大面積受損或滅失的,由保險公司給予救助,救助項目包括購買豬苗、雞鴨鵝苗、魚苗、樹苗等種養殖業原材料或生產工具、運輸設備等。
記者在一線采訪發現,隨著鄉村金融服務的豐富,金融機構也用新金融思路幫助農戶解決“急難愁盼”的難題,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云浮郁南農商銀行在全縣設立了32名“美麗圩鎮+信用村建設”金融顧問,這些穿梭在村間的金融顧問,了解當地農企、農戶的發展需求。如,近期針對砂糖桔的復種情況,郁南農商行開發出“金桔貸”,對砂糖桔的種植、購銷、加工進行全產業鏈的信貸支持,并讓金融顧問主動對接本地種植大戶。郁南縣平臺鎮粵豐蔬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關先生近日獲得了200萬元授信。“有了這筆錢,我有信心把砂糖桔復種好,把種植產業做大做強,帶領群眾奔向共同富裕。”關先生說。
(南方日報記者陳穎黎華聯 唐柳雯周美霖)
發自梅州、云浮、肇慶、湛江、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