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消費風險 維護自身權益 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八大消費提示

2022-03-16 08:54:58

3月15日,蘭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3·15消費提示,全面總結了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消費陷阱,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規避消費風險,維護自身權益。

校外培訓敲警鐘 警惕風險要留心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建議廣大消費者對培訓班的作用認知要回歸理性,做到不輕信、不盲從。確需為孩子報班的,一定提前了解培訓機構的資質,如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是否齊全,同時,消費者務必與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合同,明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教師資質、退費標準、上課時間和其他承諾等事項,一些特殊補充需要在培訓合同中明示。

老年消費者需注意 免費補貼不可信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老年消費者及其家人。別輕信免費體驗、免費贈送、免費補貼,不良商家打著這些免費的幌子將消費者引導進店消費,進行欺騙誤導。老年消費者要經得起誘惑,不貪小便宜,以免掉入消費陷阱。注意別輕信專家,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長壽的心理,打著專家的旗號開辦專家養生講座,對消費者進行洗腦推銷。老年人在購買保健食品時要針對自己的身體需要增強辨別能力,到證照齊全的銷售場所購買,如果有病在身,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治療,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全屋定制陷阱多 合同規范少風險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購買“全屋定制”類產品時,務必加強防范意識,貨比三家。一是選擇建材商時,參考多方因素,選擇信譽好、市場認可度高的商戶,務必妥善保管收款票據,不要輕信商家所謂的私下交易可以享受優惠、打折的承諾。二是與經營者多溝通,表達需求,將與商家約定好的家具的材料、顏色、尺寸、環保級別、質保時間及違約責任等內容在合同中約定明確。三是安裝交付過程中,全屋定制家具的收貨周期相對較長,消費者一定不要怕麻煩,仔細驗收,防止商家偷梁換柱以次充好。

預付消費要慎重 霸王條款需防范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謹慎辦卡,合法維權”。消費者付款前切勿沖動消費,結合自身需求、經濟能力等因素適度合理消費。警惕商家“霸王條款”。對于商家宣傳的優惠力度極大的充值返現方式多問多想,切不可有占便宜的心理,簽訂服務協議時充分閱讀了解產品和服務的標準、次數、有效期限等信息,并留存合同及發票收據等書面憑證。

直播網購要理性 天上不會掉餡餅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看清促銷規則,小心消費陷阱。一是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列好購物清單,按需購買,提前記錄價格進行對比,切莫頭腦一熱跟風付款,也不要受催促限購的直播銷售環境影響,在各類降價、打折、滿減、送贈品、抽獎等優惠活動中拒絕沖動消費,要妥善保管發票、消費記錄、聊天記錄、宣傳承諾截圖視頻等憑證。二是慎點不明鏈接。節日大促時,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形式為活動預熱,有不法分子借機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平臺派發虛假紅包或以退換貨為由,要求消費者點擊“釣魚網站”鏈接,從而誘騙、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及動態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造成個人財產安全風險。

明確車輛需求 仔細核對提車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明確需求,合理選擇車輛配置。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充電是關注重點,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汽車前應充分考慮汽車使用場景及自身的出行需求,了解清楚所在小區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配置情況,避免購車后因續航里程不足或充電不便造成困擾。仔細核對車輛信息。消費者在選車過程中詳細了解商家優惠、降價銷售的實質原因,并且簽訂購車合同時將購買汽車的品牌、型號、配置、價格、付款方式、交車時間、特殊承諾等以書面方式記載并予以保存,以防出現消費糾紛時口說無憑。車輛交付時,消費者應仔細核對經營者所提供車輛與合同約定是否一致、車身是否有明顯劃痕,檢查好車輛各種手續后再簽字。

整形不是魔術 求美也要求安全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消費者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保持正確的求美心態,必要時選擇有資質的正規醫療整形機構,不可盲目輕信美容機構打出的“無疤痕”“無痛苦”等宣傳語,謹防誘導性貸款,莫讓“微整”變“危整”。

掃碼點餐變強制 消費便利成煩惱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引導消費者使用掃碼點餐無可厚非,但餐廳理應提供掃碼點餐和人工點餐兩種選擇,而不是變相強制消費者進行掃碼點餐,更不能把關注公眾號作為點餐前提。消費者也要重視個人信息安全,非必要不掃陌生二維碼,警惕“消費便利”變成“消費煩惱”。

標簽: 消費陷阱 培訓機構 個人信息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