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僅要把密接人員排查到位,對次密接人員和次次密接人員也要管控好,做到底子清、心中明。”晚上11點多,大多數人已經休息,而西固區福利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牟輝才從各社區值守點巡查回來,與班子成員例行開當天的“碰頭會”,有時要到凌晨1點多才結束。
“我們按照省、市、區委的安排部署,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引領社區社工委的作用,統籌調度干部職工、退役軍人、市區兩級駐守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牟輝說,疫情發生以來,街道在防控一線充分發揮好指揮員、戰斗員、突擊員、安全員、服務員的作用,壓緊壓實防控責任;建立街道、社區、小區樓棟“三級防控網”,發揮“紅色物業”聯盟作用,開展“線上+線下”信息排摸、核查工作,組建“街道+社區+社工委+成員單位+志愿者”四級“紅色便民服務網”,讓轄區群眾“非必要不外出”,宅得安心、宅得省心、宅得暖心。
“牟書記經常到我們社區來,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引導居民攜手并肩,客觀認識疫情,科學防控疫情,冷靜應對疫情。”莊西社區黨委書記張選文說,面對工作繁重、事務繁雜等實際困難,牟輝作為街道黨工委書記,主動上前、沖鋒一線,充分發揮“主心骨”作用,當好號令的傳遞者、工作的協調者、政令的解讀者、群眾的聆聽者。他每天及時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起草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制定工作運行機制,按時匯總疫情信息,提出意見建議;每天對接上級防疫工作部署,然后聯系11個社區,詳細了解防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妥善協調解決。好幾副擔子同時壓在他的身上,有時針對一張報表對不對、一個數據準不準、一項措施實不實,他都要反復核對、認真推敲,經常忙得顧不上喝一口水,也使各項工作實現了無差錯、無疏漏、無延誤。
“好的,我馬上安排”“請您稍等,我一會兒過來……”記者采訪時,牟輝的手機響個不停,他把辦公室當戰場,十多天不回家,“連軸轉”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牟輝的妻子是一名普通教師,孩子還小。疫情發生后,他的妻子攬下所有家庭重擔,全力支持他,使他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有胃痛的老毛病,有一次舊病復發,疼得實在坐不住,喝了藥在沙發上休息了一會兒,又堅持工作,同事們都敬佩地稱他為“拼命三郎”。對此,他只是淡淡地說:“疫情面前不能談苦與累,與戰斗在一線的同志們相比,這點苦與累不值一提。”
“我覺得牟輝思路活、點子多,在疫情防控中有許多創新舉措。”寶石花物業悅福項目部負責人孫小石說,牟輝匯聚社區網格員、志愿者等力量組成流動防線,一旦發現街區人員存在無證流動、不戴口罩、廣場聚集等情況,第一時間勸返。同時,創新開展“線上+線下”疫情防控人員信息摸排登記工作。“線上”填報的舉措,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被傳染的風險,減輕了一線人員的負擔。“線下”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領導包抓責任制,劃定網格“責任田”,實行“街道班子成員+一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分管全體干部”的模式,包聯一個社區進行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在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街道社區全體人員協同作戰,采取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所有數據都做到了精準無誤,為指揮部科學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疫情不絕,堅守不移。”這是牟輝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錚錚誓言。在街道這個大家庭中,他像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時常囑咐大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做好自我防護。他也是別人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也渴望與家人好好團聚,但是在疫情面前,他選擇舍小家為大家,主動加入抗擊疫情的戰斗中。連續多日的工作,讓他的身體異常疲憊,但他依然堅守崗位,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凝聚街道黨員干部的力量,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