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近日共同印發《“十四五”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到2025年,要實現西部地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東部地區科技創新外溢效應更加明顯的總體目標。《方案》提出,支持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發展,共建聯合實驗室、開放創新合作平臺、綠色技術銀行,支持蘭州加快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創新發展。
1 頂層謀劃 合作機制高效暢通
近年來,甘肅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密切聯系,深入合作,共繪同心圓,專門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科技部、張江高新區為副組長單位,省上有關部門和蘭州、白銀兩市政府為成員單位的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蘭州、白銀兩市分別建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組織領導機制,部署重大任務,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決策協調機制。積極互派干部掛職,在上海舉辦“蘭白創新創業培訓班”。同時,雙方還開展頂層謀劃、緊密聯系,始終把深化與上海張江戰略協作作為推動蘭白“兩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外力”,圍繞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促成多家上海高科技企業與“兩區”內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2 平臺+服務 科技與經濟并行發展
近年來,張江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技術轉移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分中心先后成立,蘭白“兩區”構建了技術轉移轉化平臺和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完善了政策咨詢、知識產權保護、技術交易、科技金融等技術轉移配套服務體系,把握區域創新發展的新需求、新趨勢。甘滬圍繞新能源、生物醫藥、科技金融、大數據等領域共建“蘭白·張江生物醫藥科技園”和白銀銀西生物醫藥產業園,全力促成“兩區”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長三角科創企業服務中心、上海超級計算中心、《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等開展關聯項目合作共建,形成“1+8”合作內容,聚力打造“張江·蘭白·上中醫中藥經典名方研究院”“張江·蘭白先進能源技術創新平臺”和“張江·蘭白科創企業服務中心”3大平臺。
目前,“蘭白張江科研創新高性能算力支撐及區域產業服務平臺”已初具形態,在金昌落地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算力設施,高性能計算高層次人才合作培養、數字產業孵化基地等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該服務平臺由甘肅省計算中心和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承擔。
據悉,甘肅省計算中心和上海超級計算中心均為中國國家網格成員單位,前期已有廣泛合作,為搶抓“東數西算”工程發展機遇,進一步提升甘肅省高性能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能力,省科技廳積極協調上海科創辦,借力上海超算中心技術和產業優勢,著力打造了這一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甘肅省算力實力。
3 靶向施策 成果轉化再擴版圖
按照“攜手上海張江、聚焦科技前沿、共謀創新發展”的合作理念,甘肅和上海聯合共辦5屆“蘭州科技博覽會”和“蘭白‘兩區’企業張江行”“張江蘭白服務企業直通車暨兩區專場線上推介會”等活動,通過“兩地聯動+領域互動”“線下組織+線上展示”等形式常態化活動,積極發掘帶動蘭白“兩區”產業發展與提升的企業(項目),促成甘滬企業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目前,“兩區”集聚了全省48.6%的高新技術企業、30%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9%的戰略性新興骨干企業、41%的上市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捷報頻傳,華隆芯光刻膠配套材料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白銀圖微新型綠色高性能材料聚合硫酸酯(PSE)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4 金融賦能 創新發展“積厚成勢”
2016年,蘭州高新區依托上海久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張江·蘭州科技金融創新平臺,通過多種方式配資,設立總規模6億元蘭白張江基金。蘭州高新久有投資基金總規模10.1億元。2支基金均由上海久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秉承“基金+基地”“投資+服務”的理念,不斷助推優質項目落地、協助初創企業發展。
“基地+基金”模式成功引進上海炫蹤網絡、米大科技等企業落地甘肅;上海聯影、河馬動畫和網仕科技等企業通過參展與當地相關單位建立了業務關系。在強大金融“引擎”帶動下,2021年兩區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千億元,增幅18.5%。蘭州、白銀兩個高新區在國家高新區排名均上升12位,蘭州經開區在全國經開區排名上升18位,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連續5年領跑國家級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