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 終一生——致敬奮斗者 蘭州交警蔣煒:從警40年這輩子不后悔

2022-04-25 13:41:04

他一生與馬路為伍,在交警崗位上干了一輩子,見證了蘭州市道路交通變化的每一個細節。他與嚴寒酷暑為伴,與風霜雨雪為友,在平凡的工作中書寫著不平凡。從青春到白頭,蔣煒在一線交警崗位一干就是40年。變化的是城市,不變的是堅守。

三代警察世家 薪火相傳

蔣煒與警察之緣,要從他的父親說起。蔣煒的父親蔣廣興在20世紀60年代參加公安工作,當時叫作保衛部。“警察代表著正義,是懲惡揚善的職業。小時候,我就知道父親是公安,所以我對警察特別崇拜。我從部隊退伍后就到了公安部門工作。父親說過,一日從警,終生無悔。”蔣煒說。同樣,蔣煒的兒子蔣云峰從小受到父親和爺爺的教育和熏陶,也成為一名警察。

“我家三代人工作在公安基層。我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卻有著血脈相承的執著和堅守,無悔選擇的驕傲和榮光。小時候的我不明白父親為何不陪我玩耍,深夜看著他疲憊回家的背影,白天他在馬路上匆忙工作的身影。當我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我突然理解了那個總在陪伴家人時匆匆離去的背影。我的父親幾年前去世了,但是他深深地影響了我和我的兒子。他指引著我們,是我們工作生活中的一盞明燈。”蔣煒撫摸著父親生前穿警服的照片感慨道。

見證交通事業日新月異

1983年,蔣煒還是一個20歲出頭的小伙子,他來到蘭州市皋蘭縣,擔任一名普通交警。“那時候道路少,交通崗亭也少。剛工作的時候,都沒有什么崗亭,要長時間在路上巡邏,一天要走好幾遍,主要是維持交通秩序。到事故現場,也都是徒步的,尤其是晚上的事故,要拿著探照燈照亮,用尺子測量現場,回到單位后再進行研究和分析。后來,有幾個大一點的十字設置了交警站崗指揮崗亭。

“小時候我總愛趴在崗亭窗戶上看交警用手去操控信號燈。當時的工具很簡單,一個與飯盒大小的控制盒,中間布置一個簡易的開關。控制盒與信號燈之間連接一根電線,交警坐在崗亭里,時刻關注路口的車流量,向左或向右撥動開關,控制東西或南北方向的車流。1985年,‘手扳信號燈’退場,信號燈控制器高級了一些,變成半自動,交警只需要在控制器里設置好每個方向的紅燈秒數,哪個方向車流量多了,就往哪個方向撥動一下開關,時間一到,開關自動彈回。1985年以后,蘭州市道路上有了自動控制的信號燈。安裝這種紅綠燈以后,我們終于不用一整天站在紅綠燈下手動控制了。”說起這一變化,蔣煒難掩興奮。1998年更是轉折性的一年——蘭州市部分路口在這一年安裝上了闖紅燈記錄儀,即“電子警察”,標志著蘭州市交通管理工作走上了智能化管理的新階段。有了“電子警察”以后,“紅燈停、綠燈行”才真正得到了保障,闖紅燈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開始逐年減少。”蔣煒感慨地說。

在水中泡了4個小時 腿部落了病

人做一件事也許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

“慶陽路的車流量較大,請前面的十字放行一下車輛。”車來車往的慶陽路十字,年近六十歲身姿挺拔、精神飽滿的蔣煒站在車流中,井井有條地指揮著過往車輛。他站得筆直、昂首挺胸,他揮動交通手勢引導車輛快速通過,一招一式,干凈利落。無論是夏日寒冬、晨起夜半,還是風雪交加、暴雨如注,他站在路口中心,打起筆挺的手勢,用一舉一動向市民展現蘭州交警的風采。

他的腿部舊傷一直未愈,但他每天第一個走上執勤崗位,一口氣將執勤時間站完,才揉著已經酸麻的腿走下崗位。

說到腿上的舊傷,那是2018年4月,蘭州突遇罕見的暴雨,蔣煒在水中泡了4個小時,全身都濕透了。由于雙腿在水里長時間浸泡,寒氣進入腿部,至今他的左腿一直隱隱作痛,就連上廁所時也無法正常蹲下,只能一條腿蹲著,另一條腿半蜷著,雙手緊緊抓住廁所的水管欄桿,一趟廁所下來已經是一身的汗。同事讓他休息,替他站崗,他總是說:“沒事,我能堅持,我能上。”

扎根基層幾十年 練就多面手

在交警崗位工作了幾十年,蔣煒把自己練就成了一個多面手——解堵、護送急救車、救火全都會,捆電線、修欄桿的活都干過。

面對有些擁堵的路段,可能這里還沒解開,前面又堵上了。蔣煒依據多年的工作經驗,首先會觀察擁堵的原因,然后采用分段疏通的方式,很快就將堵點疏通。“解口子要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跑多了就會了。”這也是蔣煒常常站在路口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交警不光是指揮交通、疏導擁堵,我們在路面隨時發現有問題,要隨時處理。”一天清晨,慶陽路十字的護欄被車撞壞了。蔣煒到現場發現,長達十米多的護欄被撞得東倒西歪,馬上就是早高峰了,這里車流量大,很容易出現擁堵。他趕緊把撞掉的護欄抬起來,一節節拼好,再用鐵絲纏起來。當他將護欄全部固定好起身時,腰已經直不起來了,但是看到車道上正常行駛的車輛時,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除了是解堵能手外,救火、開道護送大小事情他都處理過,已經不記得托舉過多少次電線了。有一次在武都路站崗時,突然,一截很長的電線掉落了,周圍的車輛都繞道而行,正好當時是晚高峰,為了不影響道路正常通行,蔣煒用手托舉電線,整整站了一個小時。“當時哪還有心思顧得上會不會漏電,只想著讓車輛先正常通過,看到一個個司機路過都沖我舉起了大拇指,或者微笑點頭,我的心里就覺得值了!”

把群眾的事情辦好

群眾就一定會記得你

在蔣煒的房間內,有一排排的獎狀、證書和獎杯。一個三等功獎章掛在警號牌下方,格外醒目。蔣煒向記者講述起這枚獎章背后的故事。

1997年,蔣煒還在皋蘭交警大隊工作。有一次接到上級指令,有兩名歹徒搶奪了一輛小車,需要交警設卡攔截。蔣煒和同事在路口設置好攔截裝置,等待車輛的駛來。可是嫌疑人十分狡猾,突破了攔截,向高速路口飛奔而去。“那時候我是事故股股長,配有一把手槍,接到命令可以向車胎開槍。但是在高速路上,我當時擔心他們會不會劫持司機,而且我們連續攔截,嫌疑人并不停車,反而加速前行,于是我朝天鳴槍示警。嫌疑人看到高速路口有設卡,后面還有警察追,心里害怕,一緊張,就翻車了。看到車翻的一瞬間,我趕緊和同事沖上去將嫌疑人按倒,我從他們的身上搜出一把改錐和一把匕首。想起這件往事蔣煒仍記憶猶新,他說:“遇到這樣的事,路人可以圍觀,但警察沒有退路,退了就是逃兵。”

正是因為蔣煒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的經驗,“人性化”執法彰顯在工作的每一處。幾年前,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獨自一人來到他的辦公室,向他講述了老人兒子違章的事情。原來,老人因為患病,兒子常給他買藥送藥。有一天兒子因為送藥,車輛違停被交警貼了罰單。看到老人生病蒼白的面容,手里還拿著醫院的診斷報告和處方藥單,蔣煒的心里酸酸的。于是,他帶著老人把這個違章消除了。這件事過去后,蔣煒也沒再多想,可是沒想到這位老人非常感激警察的做法,有時路過交警隊門口,還專門來到蔣煒的辦公室跟他打招呼,說說話。“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只要你為群眾著想,把群眾的事情辦好,群眾就一定會記得你!”蔣煒說。

選擇了公安工作 就是選擇了奉獻

摸著穿了一輩子的警服,蔣煒心中有太多的不舍。“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交通警察的使命就是保障道路的安全和暢通,圍著紅綠燈轉了幾十年,一下子要離開,心里真是舍不得。”談起一生的從警生涯,蔣煒說,即使在崗最后一天,也要當作平時的執勤來站好。不管是嚴寒酷暑、風吹日曬,身穿警服站在那里,你就是警察。今天幫助市民找到走失孩子,明天處理道路上違法行為,后天開道護送幼兒緊急就醫……這些事每天都會發生,只要穿這身警服,就要當好平安的守護者,選擇了公安工作,就是選擇了奉獻。

一張張照片被再次翻過,40年的光陰也再次被瀏覽。馬上也要離開交警隊了,看到年輕人一批又一批走進交警隊,站在他們面前,蔣煒心里十分坦然,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也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下輩子,讓我選擇,我還想當警察。”蔣煒說。

人物檔案

姓名:蔣煒

年齡:58歲

職業: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城關大隊秩序管理中隊民警

標簽: 公安工作 高速路口 電子警察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