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附屬違建,給老樓減負
瀏陽老城區開展自搭建違建集中拆除行動
5月11日,瀏陽市老城區——淮川街道聯合城管、住建、交建投等部門對金沙中路多處自搭建違建進行了集中拆除。
這些房屋均為金沙中路臨街自建房,建于上世紀90年代,為了方便和擴大使用面積,房屋業主陸續自行在房屋背街面加建了1到3層不等的附屬建筑,供一樓門面作為廚房或雜物房使用。
據了解,加建建筑采用磚混結構,頂部多以簡陋的鋼架棚覆蓋,由于地基下沉,不少建筑墻體出現了裂縫,加建建筑存在不同程度傾斜。經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勘測,這些建筑均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拆除,會影響人員安全,并波及原本安全的房屋主體。
“這里緊鄰街道,人員活動頻繁,必須盡快拆除。”淮川街道派出專人跟進,聯合城西社區工作人員上戶做業主的思想工作。在街道和社區的不懈努力下,5月9日,這些業主全部簽訂委托拆違協議,由街道負責拆除和清運工作。
“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還出具了專業檢測機構認定的房屋隱患報告,我也認識到這些加建的部分確實不安全。”在拆違現場,業主宋先生自覺帶領家人退出警戒范圍,并提前對個人物品進行了轉移。
由于場地狹窄,建筑結構不穩定,無法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在逼仄的空間內,工人們首先對外墻上的管道和排煙筒進行拆除,然后自上而下,對頂棚、窗戶和墻體依次進行破拆,再將建筑垃圾轉運到指定區域。
“我們將工人分為三組,每個作業面的工人人數限制在5人左右,最大化保障人員安全。”在拆違現場,淮川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劉戀密切關注著施工現場的情況。他和同事一方面要把好外圍關,避免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域,另一方面要及時協調不同作業面的工人作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拆違效率,盡快完成拆除清運。
據介紹,為有效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隱患,自5月1日起,淮川街道在轄區內全面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下一步,我們將根據 ‘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要求,持續開展排查整治,在瀏陽市住建局技術組指導下聯合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進行復查鑒查,對安全隱患進行分類分級整治,以拆違與解危相結合,真正做到非法建設 ‘零容忍’,安全隱患全消除。” 淮川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長沙晚報5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顏開云 通訊員 劉謝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