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推薦:西客站社區:“暖陽”照“夕陽”互助見真情

2023-04-17 09:02:49

七里河區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有居民近萬人,80%居民以鐵路職工及其家屬為主,轄區獨居老人數量較多。西客站社區的“暖陽行動”應運而生,通過“暖陽志愿服務隊”為轄區老人提供生活陪伴、學習課堂等持續性、發展性的老年人精神關愛服務,促進“小老幫老老、低齡扶高齡”的互助養老模式良性循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老人”幫“老老人”溫暖互助

“現在經常有人來陪我談心,天氣好的時候,還陪著我出去曬太陽,真好。”家住天和苑小區15號樓的鄒奶奶最近一直心情爽朗。鄒奶奶今年85歲,獨居,行動不便,常年待在家中,與“暖陽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楊曉芬結對后,楊曉芬不僅常上門幫老人洗菜、按摩、打掃衛生,還一有空就陪著老人在院子里遛彎散心。一個是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一個是退休黨員文藝志愿者,鄒奶奶和楊曉芬在天和苑小區住前后樓,但過去也并不熟識。她們的緣分,就開始于“暖陽行動”愛心敲門活動。

“我們社區有6支文藝團隊,主要成員中很多是剛退休的‘小老人’,他們和轄區的‘老老人’年齡相差不是很大,生活工作經歷也有交集,更容易溝通交流。”西客站社區黨委書記黃濤向記者介紹了“暖陽行動”開展的原委,“于是,社區積極推行場地換服務,由社區向文藝團隊老年人提供活動場地,‘小老人’向社區提供助老服務,通過成立暖陽志愿服務隊,讓老人們在互相幫助中收獲快樂。”

按照“方便易行、自愿結對、組織統籌”的原則,暖陽志愿服務隊承擔起了采購員、衛生員、清潔員的職責,向7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提供生活照看、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務,提升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

前有“爸媽食堂” 現增‘爸媽學堂’

“之前有‘爸媽食堂’,現在又有了‘爸媽學堂’,小區黨員陣地給老人們辦了不少實心事兒,我現在參加了書法培訓班,也算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每周五上午都準時到天和苑小區黨員陣地眾享書畫室參加培訓的張叔叔對社區工作人員夸贊,“老師教得很細,從最簡單的基礎筆畫教起,我們一點也沒有落后于人的學習壓力。”

黃濤認為,關心關愛老年人,不僅僅要解決衣食住行問題,還要依據實際情況考慮老年人精神層次的需求,在參與社區文化娛樂活動方面為他們創造條件。結合“暖陽行動”愛心敲門活動,社區在了解老年人精神需求后,通過業余文化生活來落實對老人的人文關懷。

在社工委成員單位七里河區文化館的支持下,社區依托轄區文藝團隊,開辦了具有社區特色的“爸媽學堂”,目前已有老年人書畫班、智能手機培訓班、舞蹈班、時裝走秀班,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老年人生日會、棋藝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滿足老人們再學習的心愿,提升老人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以“小積分”推動“大文明”

為了增強暖陽志愿服務感召力,推動“我為社會做貢獻、社會為我優服務”的良好社會風尚養成,天河苑小區黨員陣地鏈接資源郵儲銀行西站支行,共同打造了“益YOU愛”服務平臺,以“小積分”推動“大文明”。

“志愿服務1小時積1分,不僅有實物兌換,還有服務兌換,比如清洗油煙機等家政服務。我們在服務他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關愛。”參加暖陽志愿服務的單曉林今年65歲,也是社區“暖陽行動”志愿服務的排頭兵。自“暖陽行動”啟動以來,已有32位“小老人”志愿者的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超500小時。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