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市區各大公園、景點游人增多。記者走訪發現,公園、景點等公共場所秩序井然,馬路上車輛禮讓行人,公交車上乘客主動給老弱群體讓座,市場上商家提醒市民買完菜后到公平秤上復稱,文明行為蔚然成風。據了解,蘭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市民文明出行、文明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
車輛禮讓行人 為城市增添“溫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車水馬龍的中心城區,每當遇到路口和斑馬線,司機們都會下意識地減速慢行,文明禮讓,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識以及禮讓習慣也隨之增強。出租車駕駛員張師傅說:“每天在路上跑車,會車時雙方都能主動禮讓,到了斑馬線前,更會停車禮讓行人。車上的乘客也不會因為讓行耽誤時間而有意見,駕駛員、乘客和行人之間已經有了一種文明和諧的默契。”
5月1日上午,記者在民主東路郵電大樓附近看到,斑馬線前,車輛排成了幾排,早早停下等候市民通過。一名老人看到這一幕,豎起了大拇指。在火車站西路,一名行人站在斑馬線另一頭,向主動禮讓行人的駕駛員深深鞠了一躬。在東方紅廣場西口,一位母親牽著一個5歲左右的小女孩走在斑馬線上。小女孩一邊走一邊轉過頭,向停車禮讓她們的駕駛員微微一笑,然后用稚嫩的童聲說了一句“謝謝叔叔”。
市民張女士說,禮讓應該是雙方的,不僅是機動車禮讓行人,行人也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交通秩序良好,井然有序,車輛行人文明禮讓,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處處感受到了“溫度”。
公交車上 為老弱病殘讓座蔚然成風
記者采訪發現,蘭州的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的現象非常普遍。不管哪一輛公交車,不管是不是高峰期,只要一上來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無論駕駛員是否提醒,都會有人主動讓座,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最為常見。文明乘車,互幫互助,在蘭州的公交車上早已蔚然成風。
5月1日,記者在106路、130路、144路等公交車上發現,只要看到老年人上車,坐在前排的乘客都會主動讓座。“你的歲數也很大,坐下吧!”“沒關系,您歲數更大,應該您坐!”5月1日上午11時,在皋蘭路,記者上了一輛144路公交車,只見一位老年人給另一位老年人讓座,兩人相互禮讓,同車乘客投來敬佩的目光。“年輕人給老人讓座不稀罕,老人給老人讓座讓我深受感動,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市民小趙說。
記者發現,從小學生到年輕人,甚至到老人,乘公交車讓座在蘭州已成為一種風尚。魏慶柱曾經是一名4路公交車駕駛員,駕駛公交車多年,他幾乎見證了這座城市文明的點滴進步。“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駕駛員都要主動提醒引導車內乘客讓座,時間長了,主動讓座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全社會都在積極倡導文明乘車,如今,無論駕駛員是否提醒引導,主動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已成為乘客的自覺行為,學生和上班族做得最好。”魏慶柱說。
商戶誠信經營 彰顯文明友善
記者走訪發現,公園景點、早市夜市等公共場所也處處彰顯著文明、友善、誠信等良好風尚。
“五一”假期,五泉山、白塔山等公園游客很多,長廊休閑座椅十分搶手,就連上衛生間也得排隊,而年輕人都會主動給帶小孩的游客讓座。“阿姨,您帶孩子來這里休息一會兒,我們已經坐了10分鐘了,要去其他景點轉轉。”5月2日下午,在五泉山公園長廊休閑亭前,一對情侶給一位帶小孩的游客主動讓座的行為贏得在場游客稱贊。“您腿腳不好,我扶您進衛生間吧。”在公共衛生間前,一名年輕人攙扶老人如廁的情景引來了一位女士贊嘆:“小伙子,好樣的!”
“五一”假期,八棟樓、何家莊農貿市場的消費者比平時要多,烏龍頭、苦苣、苜蓿等各種野菜新鮮上市。“大媽放心,我們天天在這里賣菜,不會短斤少兩的。”每當有市民挑選野菜,老板都會主動提醒他們可以到市場口公平秤處復稱。“我們幾乎每天來這里買菜,這里的菜不僅新鮮,秤也給得足。”正在買菜的吳大媽說。
這幾天,正寧路夜市、南關十字夜市、大眾巷新光夜市、黃河渡等夜市作為網紅打卡地,是外地游客必去之地,老板們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經營。“夜市也是一個對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只有誠信經營、熱情服務才能給外地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這就是我們的職責!”南關夜市一家餐飲店的劉經理說。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