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消費新活力 流光溢彩夜經濟|最新

2023-05-10 09:07:09

位于蘭州老街的萬市集

充滿活力的“夜經濟”


(相關資料圖)

夜市小吃受年輕人追捧

煙火氣市集正成為蘭州外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張建平 鄭麗君 攝

夜市里讓人飽了口服的路邊美食、步行街上琳瑯滿目的小商品、餐飲店門前的室外開放座位、商業中心空地里的小集市……金城各種形式的商業外擺,在成就城市獨特商圈風景的同時,已然成為城市煙火氣回歸的良好通道。

日前,蘭州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外擺經營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根據商業服務網點布局和市民實際需求,形成以基本商業服務為主體、設攤經營為補充的服務格局,適應市民群眾對高品質、便利化生活的追求。《指導意見》的出臺,讓金城“外擺經濟”駛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近日,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實地對我市商業體集市、夜市和步行街外擺市場等場所,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下蘭州“外擺經濟”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兒。

市集經濟激發商圈活力

絢爛的燈火點燃黑夜,幾尺見方的攤位涌動著消費生機,在新業態蓬發的時代,后備箱集市、創意市集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幸福感,承載了當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引燃了蘭州外擺經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打開汽車后備廂,簡單裝飾,再擺上自制的飲品、小吃、藝術品、裝飾,一個迷你店鋪就此落地。從去年6月開始,蘭州刮起了后備箱集市的風潮。從剛開始的羅九公路蘭州國學館(文廟),再到后來的蘭石T-one街區、蘭州老街,后備箱集市發展的范圍逐漸擴大,參與的人群也逐漸擴大,售賣的品類也越來越多,各色甜點、手工藝品、毛線手作、微觀植物等豐富的品類為消費者帶來了眼前一亮的體驗。

后備箱集市的主理人劉興童告訴記者,“后備箱集市的車主年齡以‘80后’‘90后’的居多。作為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后備箱集市沒有店鋪的租金壓力,年輕人的創業門檻大大降低。而且后備箱集市上的商品通常為小成本的餐飲和個人手工藝品,整體的啟動資金較低。在一些人看來,即使虧損,損失的成本也不多。”

有餐飲從業經驗的李林濤最初選擇的賽道是重慶燒椒面,經營過一段時間后發現,做半成品面條口感有影響,現場制面時間慢顧客等不及。于是他及時調整思路將商品撤換為收藏多年的手工藝品、文玩,最終獲得了不錯的銷量。“這種經營方式機動性強,給了我們極大地試錯空間,創業者也可由此開始積攢經驗。”李林濤說。

除了是一種創業方式,后備箱集市更是年輕人的社交場。“對于我來說,參與后備箱集市不僅是賣東西,還在于感受新潮的娛樂方式和社交體驗,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攤主金萍告訴記者。

如果說,機動靈活的后備箱集市是外擺經濟1.0,那么邁向品質化精致化的文藝市集就是外擺經濟2.0。如今,兼具煙火氣與時尚感的市集正成為蘭州外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逛市集”已成為蘭州市民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不僅限于購物吃夜宵,更成為治愈城市人的棲息地。

在位于蘭州老街的萬市集記者看到,這個長達160米的市集上有從全國各地引進的小吃,云南的舂雞腳、福建閩南的炸五香、浙江臺州的糯米糍應有盡有,還有各類繪畫、手工、飾品等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以及精彩的音樂會讓人心情愉悅,大家或穿梭于各攤位前,挑選心儀的商品,或圍坐于老街空地的桌椅上,聊人生、品咖啡。

“晚上來很有氛圍,小吃種類很多,沒有同質化商品,還有不同主題的表演以及拍照打卡專區,感覺很好逛。”市民閆女士說。

萬市集負責人王海鵬告訴記者,“與傳統的夜市不同,我們更加關注現在年輕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趨向,市集運營也從粗放型向品質化、個性化、差異化發展,給年輕人帶去更精致且有品質的玩法。”

記者了解到,在蘭州,一些商業綜合體也向創意市集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由市集帶來人流量,商業綜合體提供配套和服務,雙方互補共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星羅棋布的攤點是人間煙火,慰藉了城市居民的心,激活了城市發展的一池春水。隨著更多有想法、有創意的年輕創業者加入,商業外擺將成為好創意、好想法的孵化器,必將為經濟繁榮注入新的動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麗君

小商品經濟讓“生活感”滿滿

夜幕降臨,初夏的蘭州張掖路步行街華燈初放,映射出別樣的光彩。市民游客們三五成群,觀賞蘭州的特色美景,品味特色小吃,挑選心儀的商品。家住在雙城門附近的付女士說道:“在蘭州三十多年,我親眼見證了永昌路夜市蝶變為張掖路夜市的過程,現在安心徜徉在這條繁華的夜市中,讓我們更有滿足感,店鋪經營更規范,流光溢彩的張掖路步行街展示出自己別有的特色,我們心里感到很歡喜。”

如今,張掖路步行街作為蘭州市“夜經濟”提升助力的打卡時尚圈,已成為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種新時尚,不僅為市民游客消夏納涼提供了好去處,也為城市夜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功能。張掖路步行街負責人劉雅琴說道:“現在大家看到的張掖路夜市的前身是曾經的傳統型夜市永昌路夜市,最早期,永昌路夜市由攤販們自由行成,商戶們多經營一些生活用品,以低價多元化受到市民游客青睞。但由于商販們沒有統一的規劃管理,永昌路經常水泄不通人車混雜。為還路于民,提升夜市規范化,激活城市‘夜經濟’,我們前期在多方管理部門的精心規劃下,將原永昌路夜市整改升級,2022年1月張掖路夜市正式開放。張掖路夜市在晚間18:40開市一直營業至24:00,商戶按照指定路線從永昌路及隴西路口消防通道進入劃定經營范圍,確保周邊路段車輛暢通、市民游玩方便、經營設施出入便捷。為保障市民游客白天和夜間的良好購物環境,張掖路夜市的管理方張掖路步行商業街服務中心探索出‘一攤一碼’管理模式,即一個攤位、一個便民服務二維碼,有效實現市場秩序維護、假冒偽劣商品追溯、商戶健康信息追蹤等。截至目前,張掖路夜市已有將近400戶經營者有序在指定營業點位開張營業。”

據了解,新的經營點位、新的服務理念,為市民提供新的購物體驗。結合本地文化特色,張掖路夜市注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進一步激活金城夜間經濟的活力。在張掖路夜市主要經營著30多種商品,文旅產品、服裝鞋帽、日雜百貨、箱包飾品、美妝美甲、兒童玩具等。有序整潔的夜市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政府鼓勵打造特色鮮明、業態多元、亮麗美觀的地標性夜間經濟生活集聚區,支持夜食、夜購、夜游、夜娛等夜間經濟生態多元發力,著力打造“十五分鐘生活體驗圈”,這里不光有彰顯甘肅傳統元素的黃河鐵橋、水車等木雕工藝,還有迎合年輕群體審美的美甲及首飾、商務人士喜愛的香薰……商品琳瑯滿目。位于步行街中段的大眾巷內還設立了有名的“新光夜市”,逛累了就去品嘗美食,滿足市民游客“一站式”的購物體驗,整條街“生活感”滿滿,煙火氣十足。

豐富多彩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的商品、香味四溢的小吃……張掖路夜市正在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經濟現象和創業“風口”,它代表的是一個城市的熱情與活力,是市井生活的體現,也是對城市往日喧囂的包容。家住在永昌路的市民王先生說道:“張掖路步行街夜市經濟是城市經濟發展不斷繁榮的鏡子,發展夜市經濟不僅是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市民心中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希望張掖路夜市在不斷完善和管理中變得越來越好,成為宣傳蘭州的窗口,成為蘭州特色打卡點。”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瀟旋

依托資源優勢融合創新 蘭州夜市越夜越美麗

以夜市為代表的“夜經濟”是“外擺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發展城市夜間經濟不僅是完善“消費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且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選擇。夜幕降臨,初上的華燈拂去白晝的塵埃,醉人的霓虹勾勒出城市的輪廓,金城“夜經濟”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同時,更培育著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

蘭州“夜經濟”不斷融合創新

“我最愛蘭州的羊肉,無論是烤的還是炸的,口感都很好。”在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來自西安的謝女士告訴記者,蘭州的夜市總是很熱鬧,裊裊的炊煙帶著一絲絲安寧讓人沉浸其中。近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夜市,夜市的美食包羅萬象,從牛奶雞蛋醪糟到燒烤,從炒面到米飯,從蒸煮食品到煎炸熟食,從鮮榨果汁到沖調飲料……幾乎能滿足全國各地食客的口味需求。

在經濟發展中,一成不變并不可取,我市夜市經營者深諳此道。“除了不斷豐富夜市里的美食品種,我們還在打造‘金城小吃宴’,屆時既有各色美食供大家品嘗,還會展示展銷土特產,讓南來北往的食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更大程度的了解甘肅好食材。”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總經理米海告訴記者,夜經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夜間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城市開放和活力的重要標志,不斷的融合創新是“夜經濟”充滿活力的有力保證。

依托資源優勢突出文化底蘊

“這種形式的夜市很新穎,品嘗著美食的同時,也讓我沉浸式體驗到了黃河文化和絲路文化的魅力。”在黃河食渡夜市里,李先生告訴記者,這里的夜市形式讓人耳目一新,把飲食文化和地域文化很好地結合了起來。記者看到,在夜市街區中“蘭州眼”中心舞臺和4個微舞臺非常引人注目,這里以“聲、光、電”的充分結合,不僅吸引了游客駐足,也讓游客全方位、沉浸式體驗絲路文化、黃河文化、邊塞文化及美食。

“黃河食渡文化夜市旨在打卡美食、旅游、購物、文旅體驗于一體的主題夜經濟,街區在功能上除有集中售賣特色美食、非遺類文化文創產品外,還根據街區獨特的地域文化設計,滲透多種形式的傳統文化、現代藝術、街頭藝術、行為藝術、網紅打卡等文化商旅展演活動。”黃河食渡文化夜市負責人告訴記者,依托蘭州的黃河文化,“黃河食渡”著力打造一座集絲綢之路飲食、歌舞、時尚及歷史等元素為一體的“消費碼頭”,為蘭州經濟發展助力,為本土文化灌注新鮮的血液。

打出“組合拳”挖掘“夜經濟”消費潛力

今年以來,蘭州以提振消費信心、豐富市場供給、激發消費活力為主線,采取線上線下結合、部門聯手等方式,聚焦消費領域,打出促消費活動“組合拳”,培育消費增長點,加速點亮城市“夜經濟”。

“我們積極動員各類夜市街區開展系列促銷會活動,培育引導夜間消費行為,激發夜間市場活力,全方位拉動旅游、娛樂、文化、餐飲、住宿等產業聯動發展,打造夜間經濟品牌,激發商業新活力,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拉動夜間經濟的增長與繁榮。”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蘭州市正在充分釋放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正寧路·花田巷特色街、農民巷、金牛街等夜市潛能,進一步營造消費氛圍,豐富服務內容,將其打造成業態豐富、特色鮮明、消費便利、市場繁榮的“深夜食堂”;圍繞黃河風情線、張掖路步行街、建蘭路步行街、蘭州老街、蘭州中心、萬達廣場、王府井、東方紅廣場、會展中心等打造夜間商圈,培育引導夜間消費習慣。

責任編輯:張軍

標簽: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