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體信息獲取渠道有限,對信息分辨能力不強等因素,“量身打造”各類騙局“套路”老年人的養老錢。對此,蘭州市政府金融辦提醒老年群體,通過梳理近年來警方偵辦的眾多案件,遠離以下常見養老詐騙“套路”。
冒充國家工作人員,以醫保卡、社保卡系統需要激活、升級、發放補助,為老年人提供便利上門服務為名,騙取老年人醫保卡、社保卡以及密碼,盜刷卡內金額。
偽裝成單身人士,通過婚戀網站、網絡社交工具取得老年人信任后,以生病、辦急事、家中出現變故急需用錢、索要結婚彩禮、首飾為名實施詐騙。
以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抱團養老、候鳥養老、居家養老、旅居養老、生態養老、溫泉養老等方式為幌子,通過免費領取禮品、體驗免費項目、向老年群體宣傳投資老年公寓、養老地產等項目,承諾預先投資該項目有定期資金回報,進行非法集資。
通過銷售醫療設備、增值古文玩等方式,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免費體檢、免費旅游、專家義診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群體,進行非法集資。
借助國家專項養老計劃、全民互助、致富、養生購物平臺等為噱頭開展線上線下傳銷活動。
在居民社區、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老年保健品理療店、治療店、健康咨詢、營養管理站點,利用“會銷”“旅游”等方式,以送雞蛋、聚人氣、測病源、聽講座、賣產品、治疾病、拉人頭、送優惠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銷食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侵害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和財產權益。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