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今年3月,全省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動員大會,對我省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怎么攻堅、如何突破”作出了系統部署;8月12日,全市召開項目“雙進”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明確要求把抓項目“雙進”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落實強省會行動的“一號工程”來抓。
8月24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在第十四次會議召開之時,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聽取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并組織省、市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詢問。旨在立足人大職能,查找短板不足,回應社會關切,支持政府工作,助力打造甘肅最優、西部領先、全國靠前的營商環境,努力為推進強省會行動、加快新時代美麗蘭州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做足“問前功課” 力求詢問出實效
詢問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權,專題詢問作為對詢問的延伸和拓展,是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具體行動和重要措施。自2019年起,蘭州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圍繞水污染防治、“穩增長”、養老服務、學前教育、養犬管理等內容開展了5次專題詢問,社會反響強烈,群眾認可度高。
一次又一次情系民生的監督,助力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一個又一個詢問承諾的兌現,有效推動解決了一批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專題詢問不僅實現了讓“人大之問”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工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把優化營商環境領域立法、監督等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聽取審議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政府建設、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政務服務等情況報告,開展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執法檢查和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公檢法機關保障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視察調研,認真提出、督促辦理了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代表建議,多次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常委會領導班子帶頭包抓聯企業,為企業紓困解難……
為了讓本次專題詢問“有的放矢”,市人大常委會在前期開展了大量扎實有效的準備工作,打出了營商環境領域地方立法、執法檢查、座談研究的“組合拳”,努力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問詢直擊“痛點” 應詢毫不敷衍
在當天的專題詢問會議現場,多名來自企業界的省、市人大代表直奔主題,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涉及企業開辦、企業登記財產、項目輔導、金融服務、工傷保險等事關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諸多問題,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不避諱、不敷衍,幫助與會人員全面、客觀地了解情況。
“企業開辦時間是營商便利度的關鍵性指標,請問市場監管部門在推進企業開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甘肅金益康醫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勇代表蘭州市廣大中小企業發問。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棟梁回答說,“我們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準入、準營,著力打造開辦零成本、登記零時限、全程零見面的‘三零’工作格局。”他進一步回應說,目前,市本級和大部分縣區實現了無條件“零成本”,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實現了有條件“零成本”、即“你開戶、我送章”。此外,市級層面還實現了營業執照辦理、數電發票領用、社保開戶、公積金開戶等業務的并立案辦理,企業登記及其他并聯業務實現“秒批”,企業開辦即時領照、半小時領章、五項流程全程半小時辦結。同時,推行電子證照跨領域跨層級互認,目前全市957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免核驗。
“近年來,我們普遍感受到全市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在持續穩步提高,包括辦事效率、服務品質、窗口形象等都有明顯提升,總體上群眾辦事普遍感到比以前方便多了。”市人大代表、甘肅康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談應勇在談感受、說變化的同時,也向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拋出了自己的問題。“但是,目前我們也存在基層政務服務能力不足,有‘辦小事跑遠路’的現象。這些問題是否存在?你們打算怎么破解?”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全市政務服務工作給予的肯定和鼓勵。”市政務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建軍說,“您提到的‘辦小事跑遠路’的現象目前在鄉村地區比較突出,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破解的難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打通基層辦事‘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辦成更多的事’”。高建軍進一步說,今年,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紅古區試點推進打造“一刻鐘政務服務圈”工作,就是通過“網上辦”“就近辦”“免證辦”“自助辦”等方式,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在鄉街、村社區辦理,切實打造城區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政務服務圈,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在家門口辦成事。目前,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紅古區鄉街可辦理217項、村社區可辦理121項。在試點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就近辦、家門口辦”打造“一刻鐘政務服務圈”的實施意見》,并將在全市全面推動。
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甘肅泰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忠則將目光投向了廣大勞動者的保險保障狀況。“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從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事件頻發,成為政府、社會和勞動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張建忠向市人社局詢問道,“請問我市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工傷保險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自武坦言,由于新就業形態勞動關系的認定較為復雜、勞動用工管理還不規范、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職業傷害保障覆蓋面還不廣等原因,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維權難度大。“去年,我局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發展和改革委等8個單位制定了《蘭州市關于加強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方案》,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撐。”他進一步說,我們目前已經將郵政行業從事快遞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服務工作的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范圍。“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指引(試行)》落地,與市場監管、交通、金融、稅務等部門和工會組織建立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落實公平就業、休息休假、勞動安全保障等制度,力將更多新業態從業群體納入保障范疇,切實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勞動保障權益。”
“請問市商務局是從哪些方面如何為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的?”“請問市金融辦在服務實體經濟、拓展投資渠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請問市自然資源局在‘財產登記’方面有什么樣的便民利企的做法?”……短短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針對代表們的接連發問,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進行了清晰、坦誠的應詢,雙方在“交鋒”中溝通情況、剖析問題,共同為優化蘭州市營商環境出謀劃策。
標簽: